131个小时后,第10名被困者获救
5月5日0时02分,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救援现场再救出一名幸存者,这也是在此次事故中获救的第10名被困者。该名人员为女性,已被埋压131个小时,是救援力量在建筑废墟逐层剥离的救援过程中发现的。目前已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参与救援者感叹。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超过131个小时。
这名幸存者是4日晚8时40分许,进行新一轮全场静默时探测到的。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告诉记者,发现幸存者后他们非常激动,“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无论前面有多大的阻力,我们都坚信,一定可以把这名幸存者救出来。”
这次事故救援中,消防人员通过喊话敲击、搜救犬等传统方式以及消防单位已装备的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综合手段进行生命迹象探测。
除了白天搜索救援外,每天晚上和凌晨时段,夜深人静,救援人员都会采取全场静默方式进行全域搜索与重点点位精确定位。
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晚9时许,救援人员根据现场情况仔细讨论施救方案。考虑被困人员埋压时间过久,医疗专家组现场多次会诊,并将移动ICU救护车开到现场。
“我们期待着下一个奇迹。”当第10名被困人员抬上救护车被送往医院救治后,救援现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场静默探测。
图片来源:新华社
救援工作已进入“逐层剥离”阶段
中建五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凯5日在发布会上介绍,按照专家组讨论研究的方案,目前的救援工作采用逐层作业、逐层探测的方法。每揭开一层,再反复多次探测,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幸存者,如果确认没有新的生命迹象,再进行下一步作业。
在剥离倒塌建筑的构建物过程中,救援人员始终不放弃任何一个挽救生命的机会,尽最大努力、想一切办法做好搜救工作。
“在预估可能有被困者的位置,我们采用人工作业,避免对可能存在的幸存者造成伤害、对遇难者遗体造成损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人工作业,是对遇难者遗体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一旦发现新的生命迹象,将停止作业全力施救。
发布会上,参与了其中4名被困者救援行动的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安沙中心消防站站长蔡君球表示,现场救援的难度超过很多人的想象,最大的困难和危险在于现场结构不稳定,大型构件随时可能掉落,如果发生震动,易发生二次坍塌,会对受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再就是救援作业空间狭小,作业困难,无法使用大型设备装备。
“倒塌房屋为砖混结构,叠饼式倒塌使得废墟紧实,现场破拆、救援的难度非常大。”蔡君球介绍,救援过程中,必须选择身形较小、救援经验丰富的消防员进入,分成两组轮换作业,边破拆、边掘进、边加固。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新华社